close
我家是閩南家庭,平常家人之間都是用閩南語交談,有時候手機響起,發現我怎麼突然轉換了聲道,呱啦呱啦地說起了一串閩南話,那多半是家裡打來的電話。
小時候我的閩南語講得很溜,但是開始上學之後,學校規定不能說台語,說錯的人要罰錢,結果漸漸的閩南語越說越破。直到現在,偶爾回家和父親聊天,還會被叨唸說怎麼長這麼大一個人,連句話都說不好。
我平時難得聽台語歌,但自從一年多前在台中胡同,意外買到一張本土閩南語音樂創作者的專輯之後,就對她的作品一聽傾心,成為自己CD架上的秘藏。
她,是王昭華。專輯名稱叫做《壹》。
這張閩南語專輯中收錄了12首歌,王昭華用「唸歌詩」的方式,唱出她在淡水、高雄、屏東等地的生活回憶。她的音韻帶著鄉愁的滋味,歌詞美的像詩,非常動人,非常溫暖。
八0年代以後出生的人,大概不容易體會王昭華歌詞中讓人感動的情節。
我七八歲之前是跟著鄉下的爺爺奶奶住,白天一起到田裡養雞、種茶、巡田地,下午搭著爺爺的鐵牛車在鄉間小路上兜風。農村生活給予我獨特的養分,讓我度過歡樂無憂的童年,然後,國小二年級那年,父親將我和姊姊接上了台北。
我在台北看到社會的變遷,用那雙小小的眼睛,模模糊糊地感受新舊時代的改變。
早年母親在成衣工廠做工,後來有了我們三個小孩,便辭了工作待在家裡做以件計酬的手工。之後父親開始擺攤賣水果,時代的腳步也逐漸遺棄了「住家即工廠」的家庭代工業,台灣經濟起飛。
聽王昭華的歌,會勾起人心底許多被忽略遺忘了的往事。
歌聲輕輕的,回憶淡淡的,專注傾聽歌詞的故事,眼前出現一幕幕的影像,默默地,紅了眼眶。
【王昭華 / 水源街】
全站熱搜